中文      English

banner

新聞中心

歡迎您隨時來電咨詢

400-0532025

電子郵箱

info@microdetection.cn

Home > 新聞中心 > 行業資訊 > 國產醫療器械企業就必

國產醫療器械企業就必須做足創新文章

發布時間:2015-05-31 17:08:54     來源:微測生物     點擊量:

“近年來,國產醫療器械創新水平雖有所提升,但原始創新能力依然不足,這是制約國產醫療器械發展的最大瓶頸。”在浙江科惠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長方明看來,要想打破高端醫療器械基本靠進口的局面,國產醫療器械企業就必須做足創新文章。

  外資壟斷現狀亟待破局
  醫療器械對于普通人來說既神秘又有些陌生。事實上,隨著社會的發展,醫療器械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在經濟新常態下,醫療器械產業更被視為一個“待開發”的綠色經濟增長點。
  然而一個無法回避的現實是,中國醫療器械市場——這個肥美的“掘金場”目前正被跨國巨頭把持著。憑借著工業尖端優勢、先發優勢和科技創新,外資企業占取高端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品牌和營銷制高點。
  跨國醫療設備公司的長期壟斷,不僅直接造成醫療機構購置費用高、維護費用高的難解現狀,更為患者看病、檢查帶來價格阻礙。
  為推動醫療器械國產化,緩解老百姓“看病貴”問題,5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通知,明確強化新藥創制和醫療器械國產化科技投入,研究促進醫療器械國產化的政策措施,這無疑釋放出了積極的信號。
  然而,醫療器械國產化的步伐并非一日千里。在方明看來,目前民族品牌仍與國外存在著較大差距,“由于基礎研究多數由大學執行,技術與產業化生產脫節已成為普遍問題,這導至了民族企業原創技術、核心技術匱乏,研發水平不高?!?/span>
  此外,方明還透露,國產醫療器械企業普遍都面臨著同一個尷尬:人才儲備不足。醫用植入物行業涉及信息、材料、精密機械、生命科學等多個技術領域,而且產品種類繁多,所涉及的技術差異性大,企業往往難以找到對口的專業人才,“沒有人才,創新又從何談起?”
  科惠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的前身是金華市計算機研究所,深耕國際醫療器械市場已有20余年。盡管轉戰國內不過五年光景,但相比其他企業家,科研出生的方明對這個行業有著更為敏銳的判斷和科學的認識。
  “安于現狀終將逐漸被市場淘汰。”方明認為,要順利實現器械國產化,打破外資壟斷是前提,而其有效手段應是加強產、學、研、醫的合作緊密度,幫助國內企業掌握更多的產品核心技術。

  產學研“抱團”發展讓科技為健康服務
  不僅是方明,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充分意識到只有加強創新才能在未來的市場上獲得生存空間。
  目前,國內常規醫療器械已基本實現自主生產,高端醫療器械也已有涉足,但以低技術含量、低技術層次的中低檔產品占主導的局面仍未改變。
  “近年來,國產醫療器械創新水平雖有所提升,但原始創新能力依然不足,這是制約國產醫療器械發展的最大瓶頸。”在浙江科惠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長方明看來,要想打破高端醫療器械基本靠進口的局面,國產醫療器械企業就必須做足創新文章。

  外資壟斷現狀亟待破局
  醫療器械對于普通人來說既神秘又有些陌生。事實上,隨著社會的發展,醫療器械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在經濟新常態下,醫療器械產業更被視為一個“待開發”的綠色經濟增長點。
  然而一個無法回避的現實是,中國醫療器械市場——這個肥美的“掘金場”目前正被跨國巨頭把持著。憑借著工業尖端優勢、先發優勢和科技創新,外資企業占取高端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品牌和營銷制高點。
  跨國醫療設備公司的長期壟斷,不僅直接造成醫療機構購置費用高、維護費用高的難解現狀,更為患者看病、檢查帶來價格阻礙。
  為推動醫療器械國產化,緩解老百姓“看病貴”問題,5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通知,明確強化新藥創制和醫療器械國產化科技投入,研究促進醫療器械國產化的政策措施,這無疑釋放出了積極的信號。
  然而,醫療器械國產化的步伐并非一日千里。在方明看來,目前民族品牌仍與國外存在著較大差距,“由于基礎研究多數由大學執行,技術與產業化生產脫節已成為普遍問題,這導至了民族企業原創技術、核心技術匱乏,研發水平不高?!?/span>
  此外,方明還透露,國產醫療器械企業普遍都面臨著同一個尷尬:人才儲備不足。醫用植入物行業涉及信息、材料、精密機械、生命科學等多個技術領域,而且產品種類繁多,所涉及的技術差異性大,企業往往難以找到對口的專業人才,“沒有人才,創新又從何談起?”
  科惠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的前身是金華市計算機研究所,深耕國際醫療器械市場已有20余年。盡管轉戰國內不過五年光景,但相比其他企業家,科研出生的方明對這個行業有著更為敏銳的判斷和科學的認識。
  “安于現狀終將逐漸被市場淘汰?!狈矫髡J為,要順利實現器械國產化,打破外資壟斷是前提,而其有效手段應是加強產、學、研、醫的合作緊密度,幫助國內企業掌握更多的產品核心技術。